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重要政策

:::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建立農業新典範

日期:107-04-02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  共1張

一、前言

鑑於全球氣候變遷及國際糧食供應不穩定等趨勢,加上國內農產業結構仍有稻米供過於求且品質有待提升、轉作誘因不足以及雜糧自給偏低、友善綠色環境連結性不強等問題,政府於105年底推出「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期扭轉過去消極補貼的農業政策舊思維,建立強本革新的新農業。

為進一步有效調整稻作產業結構,加強鼓勵轉(契)作種植進口替代、外銷主力等具競爭力作物,並結合有機及友善耕作措施,在配合試辦「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雙軌制」情形滾動檢討後,自107年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再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全面啟動對地給付機制以獎勵農地農用、提升農糧品質及鼓勵友善環境的耕作,促進農業永續發展並兼顧農民收益。

二、從「補貼政策」到「對地綠色環境給付」

為強化國家糧食安全、穩定農糧價格,同時保障農民生計,長久以來,政府一直實行農業補貼政策。如,63年起施行的稻穀保價收購制度,雖發揮了成效,卻也導致稻米易生產過剩和重產量不重品質的情形,不但加重政府財政負擔,也不利產業升級;另,鼓勵農民休耕或種綠肥以維護地力的休耕補助,雖是美意,卻也衍生出部分農地閒置等問題。

為推動活化農地,更為全面性解決國內農業發展的困境,現政府將前述兩項農業補助政策調整成「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簡單的說,即是農地農用,因有涵養水源、維繫生態的功用,所以給予一筆經費支持。

三、「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重點

採堆疊加值式的概念,農作符合獎勵條件越多,可領的給付就越多,除鼓勵農地農用,也有利調整稻米產業結構、推廣友善環境耕作,不但能提高農民收益、保護農地,也有助提升稻米品質。

「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雙軌並行 
生產高品質稻米的農友可以選擇不繳售公糧改領直接給付金。第1、2期作給付金分別為每公頃13,500元與10,000元,讓稻農種好米,不但能領給付,又能賣好價。另鼓勵稻農加入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參與契作,額外給予契作獎勵金每期作每公頃1,500元。至於申辦「稻作直接給付」的農友,若未加入契作集團產區,擔心自行銷售有困難或市場價格不理想,仍可選擇回復繳售公糧,權益不受影響。

鼓勵稻田轉(契)作 
為提升農友種植進口替代(如非基改大豆(黃豆、黑豆)、硬質玉米及小麥等)、外銷主力作物(如毛豆)及重點發展作物誘因,針對83~92年基期年間種植水稻、雜糧、甘蔗等保價收購作物有案之土地,分別提高前揭作物相關獎勵金: 
1. 進口替代作物:如非基改大豆(黃豆、黑豆)、硬質玉米及小麥等,每期作每公頃3萬至6萬元。
2. 外銷主力作物:如毛豆,每期作每公頃4萬元。
3. 重點發展作物:除全國各縣市一體適用40項作物外,各縣市政府並可依區域特色發展增提5項作物,以鼓勵農友適地適種,每期作每公頃2.5萬元。

另,針對生產環境維護措施,包括種植綠肥、景觀作物、翻耕及蓄水等項目,獎勵金每期作每公頃分別為綠肥及景觀作物4.5萬元、翻耕及蓄水3.4萬元,每年限申辦乙次,以維持一個期作種植,另一個期作生產環境維護之良好耕作模式。另,再配合其它如建立集團產區、落實地產地銷等措施,期將目前全年水稻種植面積由27萬餘公頃調減至24萬餘公頃,以平衡供需並建構優質雜糧供應鏈,提高國產雜糧自給。

 鼓勵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
通過有機驗證或友善耕作登錄有案之農友,除可申領對地綠色環境給付,並可依「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要點」申領補貼。有機轉型期驗證農地每年每公頃給付6至8萬元,最長補貼3年;有機驗證農地及登錄友善耕作農地每年每公頃給付3萬元,補貼3年,藉由推動有機或友善環境耕作,營造永續綠色環境。

四、計畫實施後的效益

現有可參與計畫31.8萬公頃基期年農地之地主或實際耕作者,均可因計畫實施而獲益,每公頃每期作收益可以增加5,000至15,000元。同時藉由輔導農地種植高品質水稻、轉(契)作具競爭力作物,並搭配辦理生產環境維護措施,達到保護農地及多元化利用之目的。

五、結語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是「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中的重大政策之一。除保護農地合理使用外,農民皆可因種植高品質水稻、雜糧作物、有機或友善環境栽培而受益,並達到保護優良農地、維護農業生態並促使永續發展之目標,建立農業新典範。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