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將至,不僅是掃墓祭祖及懷念先人的日子,更是家族團聚及共享美食的重要時刻,豐盛的祭品與家常美食承載著對祖先的敬意,也讓家人情感更加緊密。不過,隨著天氣逐漸變熱,食品保存與衛生管理更顯重要,稍有不慎可能影響身體健康,讓原本溫馨的美好假期變了調。只要掌握幾個食安小訣竅,就能安心享用美食,健康過好節!
選購食材及應節食品時,記得多加留意店家的環境衛生,挑選包裝完整、標示清楚的產品,也別忘了看看產品存放方式和保存期限,來路不明的食品千萬別買、更別吃。準備料理時,生、熟食刀具及砧板一定要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污染。烹調時別心急,務必充分加熱。熟食應儘速食用,尤其是祭拜後的供品,切勿長時間放置於室溫,以免變質增加食用風險。如果在外用餐,選擇食材新鮮及環境衛生清潔的店家,確保用餐品質與安全。
此外,為把關民眾食用清明節食品之衛生安全,衛生機關已啟動「114年度節慶時令食品稽查抽驗專案-清明節」,由各地方政府衛生機關就市面上銷售之清明應景及祭祀食品如潤餅及其餡料、糕粿、素三牲、糖果餅乾果凍等零食類抽驗防腐劑、甜味劑、著色劑等食品添加物或衛生標準,並針對素食產品檢驗素食標示與實際成分是否相符。倘查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者,所轄衛生局將依法處辦,以維護食品衛生安全。
清明連假飲食開心之餘,不可馬虎飲食衛生與安全守則,只要多加留意飲食安全,就能輕鬆品嚐美食,與家人共度健康、愉快的清明連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