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食品雲

一、建置食品雲目的與功能

在本院食品雲基礎建置政策之下,衛生福利部等相關部會已建置核心食品雲、農業雲、化學雲等資訊系統,並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介接之跨部會資料,以巨量資料分析探勘技術,偵測風險目標以建立監測模型,協助推動落實「食安五環」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十倍市場查驗十倍安全、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全民監督食安之各項改革工作,在平時,主動預判預警可能的異常模式;在食品事件發生時,提供可能涉案之業者、產品來源及流向資訊,可快速有效查處,共同強化食品供應鏈每一個環節的安全管理,並提供大眾透明資訊。

二、食品雲發展軌跡

  1. 99年11月26日本院食品安全會報決議
    1. 整合經濟部、本院衛生署(102年已改制為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及農業委員會(112年8月1日已改制為農業部,以下簡稱農業部)食品履歷追溯相關資訊系統。
  2. 99年本院雲端產業發展方案納入食品雲。
  3. 100年6月7日本院研商整合我國食品履歷追溯系統第2次會議決議。
    1. 農業部及衛福部推動高風險產品追溯法規化,經濟部推動高價值產品履歷資訊化,遂由經濟部開始建置我國食品產業履歷追溯管理機制之單一入口平台。
  4. 101年1月至2月間發生進口美國牛肉檢出萊克多巴胺事件。
    1. 為凸顯國產牛肉價值,本院指示農業部主責食品雲後續推動。
  5. 102年10月發生植物性油品摻偽及違法添加銅葉綠素事件。
    1. 本院指示相關部會以食品雲、化學雲的概念,建立食用化學品源頭管理追蹤系統,針對重點食品建立履歷制度。
    2. 同年11月由本院科技會報負責協調規劃。
  6. 103年2月26日本院政務會談。
    1. 食品雲自104年起,由衛福部主責。
  7. 103年5月21日本院食品安全治理機制專題報告。
    1. 結合食品科技與善用ICT科技建置食品雲,支持食品安全之源頭管理與應變勾稽。
  8. 103年6月本院科技會報辦理食品雲移轉會議,確認各部會分工。
  9. 103年9月本院宣布強化食品安全措施。
    1. 食品雲納入食品追溯追蹤,由食用油脂業者先行推動並上傳食用油脂原材料、半成品與成品供應來源及流向資訊。
  10. 103年10月22日本院成立食品安全辦公室(以下簡稱食安辦)
    1. 負責督導協調跨部會推動食品安全相關資訊,推動食品安全相關系統跨部會介接,督導整合相關部會資訊系統。
  11. 104年12月完成食品安全相關系統第一階段跨部會介接。
    1. 推動完成衛福部、財政部、經濟部、教育部、農業部、本院環境保護署(112年8月22日已改制為環境部,以下稱環境部)共6個部會共15個系統介接。
  12. 105年6月完成跨部會系統介接演練。
  13. 105年11月完成食品安全相關16個資訊系統跨部會介接。
  14. 106年6月推動完成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與農業部3章1Q系統介接,可及時查詢學校午餐標章資訊。
  15. 106年推動跨部會強化農產品檢驗資訊流通,督導協調將學校午餐所採用之國產生鮮食材供應鏈上下游之檢驗數據整合納入食品雲系統,以強化由農場到餐桌之食品安全。
  16. 107年及108年推動跨部會檢驗數據資料之整合,完成農產品及食品農藥殘留檢驗資料庫介接,與動物用藥殘留檢驗欄位編碼及標準化之制定。
  17. 109-110年持續強化農漁畜產品動物用藥及重金屬檢驗資料庫介接工作,並督導協調成立跨部會電子發票工作小組,應用串聯資料追蹤追溯,掌握流向資訊。
  18. 111年督導協調農業部與教育部資訊完善互通機制與食材標準名稱及俗名資料管理,以利資訊進行跨部會資訊勾稽與分析。

三、食品雲現階段推動成果

  1. 以食品雲資訊建設基底協助推動食安五環

    食安辦積極督導協調及整合部會食品安全相關之資訊系統,以104年6月初完成之衛福部核心食品雲與農業部、環境部、財政部、教育部及經濟部等與食品安全相關之系統介接為基礎,持續強化跨系統互通閘道,並推動鍵結食品雲資料於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台之應用。

    因應自105年9月起,國中小學校午餐採用在地可溯源食材政策,食安辦持續推動農業部生鮮食材農藥檢驗資料與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之整合,使學校端可查詢3章1Q食材生產者之檢驗歷史資料,預期透過透明化之資料呈現,強化學校對優良食材生產者之暸解與採用,鼓勵食材生產者持續強化食品安全,以達源頭控管之目的。

  2. 推動資訊透明供民眾查詢運用

    經食安辦協調,部會均已將所屬資訊系統所蒐集之可公開食安相關資料,提供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供民眾運用,其中教育部為維護校園食品安全,於103年開始建置之校園食材登錄平臺,統計111年完成22縣市,共計2,180所公設幼兒園、3,362所國民中小學、509所高級中等學校及148所大專校院校園食品與食材之追溯、追蹤,提供即時、透明化的學校供餐資訊給所有人查詢,此外,該平臺已與農業部農產品溯源標示系統(3章1Q)介接,使所有人均能即時獲得食材標章資料。

  3. 跨域整合應用強化預警應變

    食安辦督導協調相關部會將所蒐集資料進行整合應用,如衛福部「食藥戰情中心」於106年持續研析蒐集之食品安全相關巨量資料,進行資料探勘,偵測風險目標以建立監測模型,並提出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強化整體稽查效能。

    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於104及105年年底分別完成與衛福部及農業部檢驗不合格資訊介接,可即時取得衛福部及農業部不合格產品資訊,快速通知學校下架,縮短影響時間。比較系統建立及介接完成前後之差異,教育部原來多在媒體報導食安事件後方得知相關訊息,且需花約2天時間確認受影響之學校及其供餐範圍。在完成跨部會系統介接後,教育部已可透過通報系統即時通報掌握不合格食品資訊,系統更可在2小時內確認受影響學校。

    經統計自111年1月至111年12月底,由衛生及農業單位通報之不當食品案件計96件(公設幼兒園計25件、國中小學70件、高中計1件),經教育部與衛福部及農業部確認應立即下架停用者,均通知學校下架,有效達到為學生把關食材安全之目標。

四、食品雲發展願景

食品安全是複雜議題,如同迷宮一般,食材可能來自國內或國外的不同產地,中間又經過各樣加工、製造、運輸、貯存等流程,若用傳統方法管理僅能事後追查,難以發揮管理效果。因此在初步完成跨部會共同建構食品雲的資訊基礎架構之下,食安辦已進一步規劃推動食品雲之介接及加值應用。

食安辦規劃將食品雲與所有食安相關資料,藉由應用程式介面(API)介接,達到跨部會資料自動交換,並透過大數據分析,讓政府可以跨領域勾稽運用分析現有的資訊,在平時可預判預警可能的異常模式;在食品事件時,可協助快速有效追查處置,共同強化食品供應鏈每一個環節的安全管理,並同時提供大眾透明資訊。

食安辦持續推動跨部會資料介接,已於106年完成3章1Q檢驗資料與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台之介接,並於107年積極推動農業部與衛福部之農產品及食品農藥殘留檢驗資料庫介接,作為跨部會資料庫資料交換與應用之示範案例。108年持續規劃動物用藥殘留檢驗欄位編碼及標準化之制定,以完成檢驗數據資料介接及分析運用,發揮風險預警功效,109-110年持續強化農漁畜產品動物用藥及重金屬檢驗資料庫介接工作,並督導協調衛福部與財政部成立電子發票工作小組,有效應用串聯資料,落實追蹤追溯,掌握流向資訊。111年督導協調農業部與教育部資訊完善互通機制與食材標準名稱及俗名資料管理,以利資訊進行跨部會資訊勾稽與分析。

食品雲要以資訊科技協助打造一個讓所有消費者都能安心享用食品的環境,透過業者投入、政府資料開放及大數據分析,將能強化由農場到餐桌供應鏈上每一個環節的安全性,達到人民安心購買,廠商加值產品、政府有效管理的長期目標。這個過程必須長期從基礎做起,並且需要機關積極合作,以及民間團體共同參與,以建立我國健康飲食生活型態的食品供應環境。

圖:食品雲架構

回頂端 scroll-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