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什麼是公司治理?為什麼要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一種指導及管理企業的機制,以落實企業經營者的責任,並保障股東的合法權益及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追溯臺灣推動公司治理的歷程,要將時間拉回到民國86年(西元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臺灣因體質良好受到的影響不如其他國家,仍於87年爆發一連串企業掏空舞弊案件,其後更因金融機構不良債權問題嚴重,金融風暴一觸即發,故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於87年起即開始向國內公開發行公司宣導公司治理之重要性,並陸續推動各項公司治理相關之管理機制。其後行政院於92 年成立「改革公司治理專案小組」,提出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102年金管會發布「強化公司治理藍圖」(102-106年),107年再發布「新版公治理藍圖」(107-109年),均以辦理公司治理評鑑為重點工作,並配合制(修)定法令及自律規章,完善公司治理的法制基礎與管理機制。
為因應資本市場環境快速變遷、加速精進我國公司治理,並掌握全球重視的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趨勢,金管會啟動新一期的「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110-112年)3年計畫,將透過5大主軸、共39項具體措施,期帶動企業落實公司治理,提升永續發展,並引導投資人及相關利害關係人良性發展與互動,營造健全ESG永續發展的生態體系,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
二、公司治理3.0,五大推動主軸
(一) 強化董事會運作及職能
■ 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席次自113年起不得少於董事席次之1/3:將要求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櫃之公司、實收資本額達新臺幣(下同)100億元及金融保險業之上市櫃公司,自113年起(依董事屆期改選)設置獨立董事席次由現行不得少於董事席次1/5提升為1/3,透過提高獨立董事席次,強化董事會監督職能。
■ 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半數以上連續任期不得逾3屆:推動上市櫃公司自113年起(依董事屆期改選)獨立董事半數以上連續任期不得逾3屆,強化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之獨立性,並兼顧實務運作需要。
(二) 強化資訊揭露
■ 擴大永續報告書編製之公司範圍:將擴大要求實收資本額達20億元之(目前為50億元以上) 上市櫃公司自112年起應編製並申報永續報告書,持續強化我國上市櫃公司落實社會責任及提升非財務資訊揭露。
■ 推動上市櫃公司公布自結年度財務資訊:將分階段推動,111年起實收資本額100億元以上、112年起20-100億元及113年起未達20億元之上市櫃公司,於年度終了後75日內公告前一年度自結財務資訊,以提升財務資訊揭露之及時性。
(三) 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
■ 逐步調降每日召開股東常會之公司家數上限:將要求上市櫃公司自110年及111年起,每日召開股東常會家數上限由現行每日100家分別調降為90家及80家,以有效分散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召開,保障股東行使股東權。
(四) 引導盡職治理
■ 訂定《投票顧問機構之盡職治理守則》:考量投票顧問機構對投資產業鏈之影響力漸增,將參考國際規範,於112年訂定《投票顧問機構之盡職治理守則》,提升其揭露上市櫃公司股東會投票建議報告品質,協助投資人參與上市櫃公司治理。
(五) 深化公司自發性永續治理文化
■ 規劃建置永續板,推動永續發展相關債券: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將於110年建置永續板,推動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及社會責任債券,多元化我國永續發展之投資與籌資工具,促進企業資金投入環境及社會事項,共同創造臺灣永續發展之環境。
三、 結語
臺灣在推動公司治理多年後,上市櫃公司股東會採行電子投票家數比率達100%、全體上市櫃公司並均已設獨立董事、1,335家上市櫃公司(約8成)設置審計委員會、475家上市櫃公司公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外資持有股票占我國上市公司總市值比例更達41.99%新高。更難得的是,面對嚴峻國際疫情,臺股今(109)年價量仍創下30年來歷史高點,顯示我國資本市場備受國際肯定。未來政府將持續優化投資環境,落實推動公司治理3.0,提升臺灣資本市場之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