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台灣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每年平均遭受3至4次颱風侵襲,另存有潛在的災害性地震威脅,再加上近年都市範圍不斷擴大、經濟高度成長及社會快速變遷等因素,災害類型變得多樣化及複雜化,一旦發生極易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故提升災害防救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面對天然災害,政府除依《災害防救法》加強落實各項防救災教育及演練外,隨新興防災科技及傳播工具的進步,更長期投入災防科技的研發,如:高解析度、全面性的災害預警資訊,提升地區防災效能。為了讓地方政府在災害發生時,及早分析各種情境變因風險、衝擊等訊息,運用於平時防災整備與災時緊急應變。科技部自106年起推動「全方位災害情資蒐整與研判技術提升計畫(下稱本計畫)」,以一地方一學研機構的形式,培養及提升在地災防科研能力,並技術移轉至地方政府,打造中央、地方與學研機構災防鐵三角,用科技守護台灣。
二、推動成果
本計畫為強化中央與地方災害情資整合,除執行基礎資料蒐整、災害情資分享回饋、在地化災防科技研發及以災防科研協助地方政府外,並進行資訊整合與應用、災害情資網及災害訊息通報,呈現即時災害情資。
■ 建立災害情資分享與回饋體系:科技部與22縣市策略合作,並在每縣市一個學研機構協助下,分享情資研判及研發在地化,實際應用科研成果。
■ 建置地方防災綜合基礎資料庫:盤點22縣市學研機構所蒐整的地方防救災基礎資料,進行內容特性檢核、分類分層標準歸納及詮釋資料,完成綜合及細緻災害情資庫建置,公開由各界使用。
■ 開發地方版「災害情資網」:106年起正式推動地方版「災害情資網」,整合揭露災情、預警等各項災害服務訊息,提供一站式服務,供民眾查詢。
■ 推播即時細緻預警資息:與LINE台灣合作,推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官方帳號供民眾訂閱在地的資訊,掌握各縣市即時推播氣象、水文、交通、民生等25種預警資訊,獲得可信賴、全方位的災情與防災資訊。
■ 整合呈現即時災害通報情資:整合地方防災人員及學研機構提供之現地災害照片,並回饋至「災害情資網」,供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情資研判組進行分析及提供建議,作為災害業務單位資源調度之參考。
三、其他訊息傳播作為
■ 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Cell Broadcast System, 簡稱CBS):CBS訊息服務系統係整合相關部會機關的防災警訊,並翻轉公共告警訊息傳遞模式,協調5大電信業者,將「緊急告警訊息」即時、主動、免費傳到民眾手機。例如強震即時警報即時提醒行駛中的大眾運輸減速或停駛、學校學生進行緊急避難掩護等。
■ 建立指定電視頻道播放緊急訊息機制:將災害緊急訊息發布至公視之指定頻道,以插播字幕(跑馬燈)、彈跳視窗或全螢幕方式呈現,讓收視戶同步接收到政府災害緊急訊息。
四、結語
全球氣候變遷,台灣發生災害的風險大增,為有效降低災害威脅,以科技與科學知識為基礎,透過災害情資快速串通且精準的綜整加值,提早分析災害的各種情境變化及背後所帶來的風險與衝擊,提升政府的防災效能,降低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