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重要政策

:::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

日期:112-03-31
資料來源:經濟部

  •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  共1張

一、前言

臺灣雖雨水豐沛,但因有難以留住降雨的地理侷限性,再加上極端天氣愈來愈激烈且頻繁,更將面臨缺水危機。為因應氣候變遷,兼顧防洪、水資源及水環境等需求,政府推動「水環境建設」(106年9月-114年8月),期透過跨部會資源整合,結合治水、淨水、親水新環境與節水循環新產業等措施,打造穩定供水、減少淹水、創造美好水岸空間之優質水環境。

二、3大推動主軸

(一) 水與發展:穩定供水
■ 總目標:增加常態供水42.44萬噸/日、備援供水及調度能力776萬噸/日、改善無自來水用水戶11.6萬戶。
■ 開發多元水資源增供水量:辦理烏溪鳥嘴潭人工湖第1階段供水、通宵溪伏流水開發、再生水、深層海水取水、防災常態備援水井,及澎湖馬公6,000噸海淡廠等計畫,106-111年累計每日增加23.29萬噸水源。
■ 強化供水備援及提升調度:已完成湖山水庫第二原水管、緊急備援水井、濁水溪、高屏溪溪埔、大泉伏流水、桃園-新竹備援管線、旗津區第二條過港送水管、新埔鎮褒忠路備援管線及牡丹廠下游石門古戰場至光復橋複線等工程,每日可調度水量最大達157.44萬噸;北部翡翠水庫原水管、中部烏溪二期伏流水及南部曾文南化聯通管等備援調度建設加速辦理中。
■ 水庫集水區治理及清淤改善:已完成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增加水庫防淤能力每年64萬立方公尺,加速辦理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及白河水庫後續更新改善。
■ 改善自來水供水品質及推廣水資源智慧管理:已完成改善無自來水地區用戶11.58萬戶,提升當地供水品質,並建置與推廣水資源智慧管理及創新節水技術。

(二) 水與安全:防洪治水、韌性國土
■ 總目標:改善易淹水面積275平方公里、農田排水構造物135座、農田排水渠道189公里;完成施設縣市管堤防護岸及雨水下水道355公里;增加都市滯洪量60萬立方公尺、水產養殖保護面積12平方公里;控制土砂生產量500萬立方公尺;抑制土砂下移量150萬立方公尺;處理崩塌地50公頃。
■ 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針對都會區淹水區域進行地區性整體改善,選定人口密集區辦理河川、排水、海堤、雨水下水道、農田排水、養殖排水、坡地水土資源保育等,推動逕流分擔、出流管制措施,落實韌性國土政策。以整治高雄市美濃地區及臺南市的三爺溪為例,110年盧碧颱風所引發西南氣流豪雨事件之降雨總量為105年梅姬颱風的兩倍,因治水有效並無淹水災情,已發揮減災成效。

(三) 水與環境:優化水質、營造水環境
■ 總目標:結合生態保育、水質改善及周邊地景之水環境改善,營造88處水環境亮點、水環境親水空間420公頃。
■ 涵蓋範圍:河川、排水、海岸、滯洪池、漁港及養殖地區等水域周遭,以水域環境改善為主體,設施為輔之方式營造。
■ 全國親水空間品質改善:整體性加速推動水域環境營造、污水截流、下水道改善、水質淨化、滯洪池生態地景、植栽美化、污水處理設施改善等,活化水岸空間利用,展現水岸魅力。

三、結語

水資源為國家經濟發展基礎,且攸關全民安全及生活品質。推動「水環境建設」,可打造穩定供水、遠離水患、安全宜居的環境,同時藉由恢復河川生命力及維持重要水庫有效容量及智慧水管理,讓臺灣的水環境更有防護力、抵抗力及恢復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