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矽谷推動方案」自105年起由經濟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等相關部會共同推動,透過物聯網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創新創業驅動經濟成長。近年來為因應生成式AI與數位、淨零雙轉型挑戰,行政院已核定「亞洲.矽谷3.0推動方案」,以「創新產業及智慧韌性社會的典範」為願景,透過「智慧聯網國際輸出」、「新創事業投資倍增」兩大主軸,期擴大民間資金投入新創,加速臺灣產業雙軸轉型、拓展全球商機。
為進一步因應全球科技競爭,透過AI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在亞洲.矽谷等重點政策奠定之基礎上,政府刻正積極規劃推動AI新十大建設,聚焦「智慧應用」、「關鍵技術」及「數位基磐」三大主軸,期打造臺灣成為全球AI影響力中心之一。未來,亞洲.矽谷政策將與AI新十大建設互相搭配,積極推動智慧應用與創新創業生態系成長,以協助達成政策目標,落實臺灣成為智慧科技島之國政願景。

上開方案推動以來之主要成果如下:
一、持續壯大物聯網產業:113年我國物聯網產值達新臺幣2.22兆元,全球占比提升至4.94%,預估114年產值可望達2.46兆元,全球占比突破5%。
二、國際數位巨擘來臺:Google、微軟、亞馬遜AWS、思科、高通、NVIDIA、IBM已來臺設立研發或創新中心,協助國內業者數位轉型,強化創新能量。
三、推廣智慧城鄉應用服務:已於國內22縣市發展281項智慧城鄉服務,其中鼓勵業者結合5G開放網路,發展智慧城鄉應用示範案例共 23 案,如全球首創以國產 5G O-RAN 結合衛星通訊之智慧防災應用,打造我國數位韌性里程碑。
四、培育3家國際級系統整合(SI)公司:包含皇輝科技於泰國、菲律賓等國建置捷運軌道通訊系統,遠創智慧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建置高速公路ETC收費系統,億鴻系統科技於菲律賓提供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五、促進AIoT解決方案輸出國際:已累計促成138案AIoT解決方案成功輸出海外30個國家,涵蓋智慧交通、智慧治理、智慧商務/管理等多元領域,如應答網輸出智慧路燈應用至菲律賓、威友科技輸出碳排監控系統至泰國。
六、建構國產5G開放網路示範應用:為推動5G開放網路國產化示範應用,已於高雄、桃園及臺南場域,導入如輕軌防碰撞、體感電競體驗、3D沉浸體驗與全像投影、5G智慧古蹟導覽服務等。
七、推動新創法規調適平臺:解決新創法規灰色地帶問題,迄114年7月已協調處理53案,如解決共享停車位適用租稅法規疑義、協調開放保險業與平臺業者於線上投保健康保險等。
八、專法吸引國際人才:施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迄114年7月已核發13,774張就業金卡(如亞洲投資平臺BRV Capital資深顧問David Lam及前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全球創業倡導者Mark Birch等海外優秀人才)。
九、擴大投融資挹注:推動創業天使投資方案,迄114年7月通過投資292家新創40.64億元、帶動165.2億元投資;青創貸款核保逾11.6萬件,協助取得融資976.16億元。另推動新創事業紓困融資加碼方案,已協助1,158家新創獲得融資金額達122.9億元。
十、推動國家新創品牌Startup Island TAIWAN:與新創社群及部會聯名在國際場域露出,對接國際資源,如CES、智慧城市展、COMPUTEX等,自107年起協助逾 1,500家次新創參加美國CES、歐洲VivaTech、IFA等累計取得46.89億元訂單。
十一、打造國際級新創聚落:TTA臺北小巨蛋、TTA南部據點、林口新創園、亞灣新創園共引進逾50家國內外加速器及超過1,700家新創進駐。
十二、多元出場帶動正向循環:推動臺灣創新板,迄114年7月,已累計促成24家公司登錄(其中4家已改列一般板)。另修正「企業併購法」,透過放寬非對稱併購適用範圍、無形資產攤銷及被併購新創股東課稅緩課等措施,促進企業以併購新創方式外部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