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我國少子女化趨勢日趨嚴重,已成為國安問題。為提升國人生育意願,政府投入0-6歲的幼托經費從105年154億元劇增至110年557億元,近年更啟動多項鼓勵婚育的措施,如提高育兒津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從6成薪調......
為協助廠商加速回臺轉移生產基地,政府自108年1月起陸續推動「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合稱「投資臺灣3大方案」,至110年12月底止,計吸......
因應美中貿易爭端,臺商逐漸分散海外生產基地,並把回臺投資作為調整生產地點之重要選項。政府因勢利導,自108年1月起推動「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而為照顧更多廠商,政府同年6月再核定「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
一、 前言 前因國際寬鬆貨幣政策使熱錢在全球流竄,加以臺灣防疫成功,經濟表現亮眼,以及低利率與資金回流、臺商回臺投資等因素,帶動房地產市場升溫,雖有部分肇因於實際需求上升,卻也伴隨不當炒作或不合理價量現象。 ......
科技的快速發展及變化已超越「日新月異」程度,5G的速率、聯網裝置數是4G的100倍、時間延遲是4G的十分之一,根據國際經濟分析機構研究指出,預估到2035年,透過5G驅動的全球經濟活動規模將超過13兆美元,......
文化形塑集體記憶,可讓國民更加凝聚,更有光榮感,是一個國家的根,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具體展現。為厚植文化力,文化部於105年提出「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將文化資產保存視為重大公共投資,並於106年納入「前......
一、 前言 文化資產(簡稱文資)指的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的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除承載社會發展軌跡及人民記憶的國家財產,也傳承無形傳統文化核心價值。其中古蹟、古物、歷史建築等有形文資......
一、 前言 目前全國368個鄉鎮市區設有374家衛生所,長期肩負第一線公共衛生及預防保健工作,也是深入社區與民眾最接近的基層健康照護單位。惟隨著社會變遷及臺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生所的職掌事項日趨繁雜,除傳......
一、 前言 為有效提升國內薪資水準,讓人民生活得更好,政府自105年5月以來,除推動軍公教人員加薪、鼓勵企業加薪、調高個人所得稅相關扣除額、強化薪資透明化等措施外,為保障弱勢勞工的基本生活,已連續6年調漲基本......
因應「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政府以「防疫、紓困、振興」3大步驟因應,除超前部署各項防疫措施外,同時針對受疫情衝擊的產業與事業不分產業,秉持「雨露均霑、立竿見影、固本強身、加速公建」4大原則提出......
一、 前言 臺灣素有「自行車王國」美譽,自行車龍頭品牌如捷安特、美利達產品熱銷全球,且在交通部整合部會資源並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下,全國已建置近7,900公里的自行車道,不僅提供民眾安全、連續與友善的自行車路網......
一、 前言 為連結全球先進科技研發能量,搶進下一世代產業,政府自105年9月起積極推動「亞洲.矽谷推動方案」(簡稱亞洲.矽谷1.0),以「推動物聯網發展」及「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為2大主軸。在政府及民間努力下......
一、 前言 我國農業長年扮演充裕軍糈民食、安定社會、培養工業、促成臺灣經濟起飛之重要角色,但近年來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國際貿易自由化,以及氣候劇烈變遷造成農業災損等內外環境挑戰,農業就業人數逐年下降,以致農業勞......
一、 前言 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我國在去(109)年1月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月公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下稱特別條例),行政院依特別條例原編列600億元,......
為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實現居住正義並健全住宅市場,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以8年(106至113年)興辦20萬戶社會住宅為目標,並於106年1月公布修正《住宅法》,為推動社會住宅機制建立法制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