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上半年,為運用資通訊科技強化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協調相關部會,開始整合農業、食品、產業、校園食材登錄、化學原料及關稅/稅務資料,將與食品安全相關8個機關、13套獨立系統之資料庫進行介接、串連與......
台灣過去經歷了塑化劑、毒澱粉、黑心油等重大食安事件,為了發揮全民守望及食安資訊匯流彙整的目的,政府除了在法規上持續精進,遏止廠商違法行為,也從運用資訊科技協助食品安全管理概念,納入「食品雲」架構,在管理過程所蒐集、......
走進超市賣場,或到傳統市場逛逛,貨品架上五彩繽紛的加工食物,讓人忍不住多看一眼。像是大紅色的草莓醬、深紫色的葡萄果凍、鮮黃色的起司片或薄荷綠的冰淇淋等,看起來美味可口,令人食指大動。不過且慢,這些顯目的色彩很可能不......
近幾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為更積極統籌管理相關部會列管之食品、油脂及食品原料等食材,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持續推動跨部會合作,並倡議政府與民間共同推動食安雲,運用資通訊科技、強化資料勾稽、預警預判,同時推動資料開放、並......
我國的食品產業大致可分為製造、餐飲、批發及零售等各類,其中食品製造業泛指從事將農、漁、牧業產品處理成食品之行業,如肉類、水產、蔬果之加工與保存、動植物油脂、乳品、碾穀、磨粉及澱粉等產品之製造。 ......
隨著國人飲食消費習慣改變,外食人口增加,間接帶動了國內餐飲服務業的成長與多樣性,去哪裡吃或吃什麼,變成了民眾煩惱的必考題。以往消費者常以餐點的價格、口味、服務態度、裝潢設計、外界評價等為優先選擇,......
食品科技為人們帶來豐富的口味及飲食的便利,但為了保存食物的新鮮,不可避免地會使用食品添加物,其中一種就是抗氧化劑。 食物為什麼必須添加抗氧化劑呢?因為食物在加工或儲存過程中,容易受到溫度、光照、氧氣、金屬和酵......
早年阿嬤的廚房,沒有冰箱、只有菜櫥,就靠鹽漬或糖漬等醃製法來預防食物敗壞。在還未發現食物放久了會生長微生物的年代,就靠這類先人智慧來保存食物。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除了瞭解微生物的作用機轉,也研發出一系列化學物質,......
大家都追求吃得安全健康,在意吃進嘴裡的食材原料,或加工製程所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其實,置放或包裝食物的器具、容器及包裝,因為會直接接觸到食物,也屬於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的一部分,它們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常見的食......
為了自源頭提升食品的安全,政府積極輔導、協助農民及產銷組織整合農產品在生產階段的安全管理及生產資訊,推動農產品溯源制度,藉由農業生產過程透明化的資訊,不但可加強生產者對產品的責任,也提供消費者所購買農產品的生產人、......
「豆乾防腐劑過量」、「金針二氧化硫超標」、「麵條違法添加過氧化氫」等斗大的新聞標題,造成民眾人心惶惶,讓大家對這些食物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上述所提到的防腐劑、亞硫酸鹽類(使用後,產生二氧化硫)及過氧化氫都是食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