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一、 前言 我國農業長年扮演充裕軍糈民食、安定社會、培養工業、促成臺灣經濟起飛之重要角色,但近年來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國際貿易自由化,以及氣候劇烈變遷造成農業災損等內外環境挑戰,農業就業人數逐年下降,以致農業勞......
臺灣是海島國家,海洋是我國最大的資產、最天然的安全屏障,但也因臺灣本島四面環海,海岸線綿長且複雜,往往成為私梟利用船舶載運槍毒非法物品或人蛇從事不法偷渡之管道,存在犯罪與防疫的風險與問題,且中國因沿海漁業資......
為協助我國食品業者因應中國突然性限制進口之影響,經濟部啟動「臺灣食品全球GO計畫」(以下稱本計畫),自今(111)年8月起至12月底,密集於全球13國包含北美、歐洲、東北亞及東南亞地區舉辦大型促銷活動及購物......
臺灣是個海島國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為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安全、繁榮的優質海洋國家,政府於107年成立海洋委員會,作為海洋政策的統合機關;108年公布《海洋基本法》,提出海洋事務政策方向並明定每年6月8日為......
一、 前言 臺灣是漁業大國,遠洋漁船作業水域遍及世界3大洋,遠洋水產品出口值約280億元。因遠洋漁船作業型態屬勞力密集且具高度風險,致國人登船工作意願持續偏低,僱用外籍船員補足漁業勞動力缺口已為常態,惟近年來......
農為國本,農業攸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保育,也涉及百萬農民生計,農村發展更關乎社會穩定。而近年來,由於少子女化、農業人口老化,致農村勞動力不足,為改善此問題,政府從優化制度、補充人力及自動化三管齊下,除完成農......
鑑於全球氣候變遷及國際糧食供應不穩定等趨勢,加上國內農產業結構仍有稻米供過於求,且品質有待提升、轉作誘因不足,以及雜糧自給偏低、友善綠色環境連結性不強等問題,政府自105年底推出「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期扭......
一、 前言 臺灣農產品種類多元且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但大多數農產品都不耐長期保存、長途儲運,尤其部分農產品在運銷過程中會耗損約三成,影響農民收益,也降低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解決的關鍵就在建立從生......
一、 前言 因應「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在去(109)年1月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月公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下稱特別條例),行政院依特別條例原編列600億元,......
因全球暖化持續增溫,極端天氣頻仍,為緩解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造成的重大衝擊,溫室氣體減量已成當前各國刻不容緩的課題。我國為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除依《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所明訂的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
一、 前言 我國農業面臨全球氣候變遷、國際貿易自由化、農業勞動力缺乏與高齡化、農業結構僵化等內外衝擊,且國人對於食安與消費者保護、環境永續等意識日益提高。為有效因應及調整,並將挑戰轉化為農業升級與突破的契機,......
一、 前言 基於國家經貿利益、整體經濟戰略發展,蔡英文總統於去(109)年8月28日宣布,將在守護國民健康與保障豬農收益的前提下,依據科學證據與國際標準,訂定食品安全容......
一、 前言 為兼顧能源安全、綠色經濟及環境永續,政府將綠能產業列為「5+2」產業創新計畫之一,行政院並於105年10月27日通過推動方案,致力達成114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目標,其中又以太陽光電裝置容量......
一、 前言 隨著貿易全球化、科技、新型食品與加工方法的進展,民眾暴露在更多、更高、更複雜的食品安全風險下,含有細菌、病毒、寄生蟲、化學物質之不安全食品,對人類健康和全球經濟發展威脅日益嚴重,據估計,全球每年約......
新農業為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之一,期透過推動農業轉型發展,建立強本革新的新農業,同時鼓勵青年返鄉務農,讓台灣農業成為年輕化、有活力、高競爭力的樂活農業。 農民在田間工作潛藏職業傷害危機,如修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