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一、 前言 隨著貿易全球化、科技、新型食品與加工方法的進展,民眾暴露在更多、更高、更複雜的食品安全風險下,含有細菌、病毒、寄生蟲、化學物質之不安全食品,對人類健康和全球經濟發展威脅日益嚴重,據估計,全球每年約......
我國全民健康保險(以下簡稱健保)自84年開辦迄今,達成減輕民眾財務負擔、提供民眾就醫的可近性及落實全民平等就醫權利等目標,除108年最新民調獲國人高達89.7%歷史新高滿意度外,亦得到國際高度肯定,如美國C......
一、 前言 行動支付係指消費者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透過密碼或生物特徵等身分驗證、掃碼及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感應或結合物聯網相關先進應用等驗證及傳輸技術,......
一、 前言 為促進數位經濟創新發展、提高國人生活品質,邁向「智慧國家」,並帶動5+2產業創新及加值應用,行政院自106年起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106至114年)」(DIGI+方案),作為引領數位......
一、 前言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亦是國家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與進步的動力來源。依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107年統計,OECD國家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11.9%,是整體失業率的2.05倍;我國青年多選擇升學......
2016年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以下簡稱AI)程式AlphaGo擊敗世界圍棋冠軍、2017年Open AI公司的AI程式也在世界級的電玩遊戲競賽中打敗人類對手,凸顯AI發展潛力驚人,未來不僅將成為全球......
台灣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每年平均遭受3至4次颱風侵襲,另存有潛在的災害性地震威脅,再加上近年都市範圍不斷擴大、經濟高度成長及社會快速變遷等因素,災害類型變得多樣化及複雜化,一旦發生極易造......
為協助企業排除投資台灣的「缺地」障礙,行政院於106年11月6日提出「公有土地優惠釋出」、「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等3大策略,以及12項辦法,期於111年時提供1,827公頃合宜工業......
新農業為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之一,期透過推動農業轉型發展,建立強本革新的新農業,同時鼓勵青年返鄉務農,讓台灣農業成為年輕化、有活力、高競爭力的樂活農業。 農民在田間工作潛藏職業傷害危機,如修剪果......
一、 前言 台灣中小企業發展動能很強,往往只要能獲得部分資金,就能產生很大的前進動力。政府為鼓勵金融業資金扶植實體經濟發展,擴大國內投資,特別為了幫助年輕人將創意,變成明日的創業,於105年9月提出了「金融挺......
一、 前言 文化是公民權,完備文化法規是實踐文化公民權及支持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且台灣文化豐富多元,人民作為文化主體,所享有創作、參與等文化權利皆應受保障。為推動文化施政,政府已陸續制定《文化資產保存法》、《......
一、 前言 台灣族群與文化多樣,具備深厚的人文底蘊,加上台灣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創作環境,也提供創作多重養分,台灣從不欠缺好故事。過去國內文創產業卻因資金無法有效對接、在地原生題材產製量與傳播管道不足、科技......
為全方位發展與新南向國家的關係,行政院於105年9月5日提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以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區域鏈結為4大主軸,期望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18個國家,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同時整備......
綠色能源發展將是未來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故政府將綠能科技列為「5+2」產業創新計畫之一,行政院並於105年10月27日通過推動方案,以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為最關鍵的發展項目,致力達成114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
一、 前言 我國98%能源依賴進口,化石能源依存度高。面對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趨勢與達成非核家園願景,政府已規劃114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之政策目標,期能在兼顧能源安全、環境永續及綠色經濟下,建構安全穩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