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為振興經濟、帶動整體經濟動能,並因應國內外新產業、新技術及新生活趨勢,政府自106年起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下稱前瞻計畫),包含促進環境永續的「綠能建設」、營造智慧國土的「數位建設」、因應氣候變遷的......
《礦業法》於民國19年5月26日制定公布,至105年止歷經16次修正,而為落實保障原住民族權益,以及回應社會大眾日趨重視之國土資源保育、永續發展、資訊公開及民眾參與等議題,同時因應國內外整體經濟、環境變遷、......
「道安」攸關每位國人行的安全,為給行人安全的用路環境,政府自106年起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等計畫,至111年止,共完成357公里人行道的建置、改善1,331處路口、排除1,571處障礙物、騎樓整平295公里。惟......
一、 前言 為提升公共環境品質、改善民眾生活條件,並助提升國家整體形象,「城鄉建設」除由中央主導的大型計畫外,也支持全國各縣市提出符合地方的建設主題,於106-114年推動16項建設計畫,涵蓋交通、社福、產業......
近年來我國面臨國際人才競逐及國內人才流失等挑戰,為填補產業所需人才及技術缺口,《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下稱外國人才專法)於107年2月施行,並於110年10月修正,進一步鬆綁對外國專業人才之工作、居留......
臺灣是海島國家,海洋是我國最大的資產、最天然的安全屏障,但也因臺灣本島四面環海,海岸線綿長且複雜,往往成為私梟利用船舶載運槍毒非法物品或人蛇從事不法偷渡之管道,存在犯罪與防疫的風險與問題,且中國因沿海漁業資......
一、 前言 早期的臺灣屢創經濟奇蹟,惟環境與景觀未同步提升,特別是鄉鎮市因歷經幾波產業結構轉型,及都市化發展趨勢下,城鎮競爭力逐漸降低,原有核心發展區的設施明顯老舊,核心市鎮服務機能也日趨下降,連帶影響生活圈......
一、 前言 台灣隨著時代變遷,家庭規模愈來愈小,加上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問題嚴峻,使得家庭支持功能日漸式微。影響所及,近年社會上時而發生隨機殺人事件、家庭關係疏離與功能失調、兒童及少年虐待、藥酒毒癮、暴力等事件,......
台灣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每年平均遭受3至4次颱風侵襲,另存有潛在的災害性地震威脅,再加上近年都市範圍不斷擴大、經濟高度成長及社會快速變遷等因素,災害類型變得多樣化及複雜化,一旦發生極易造......
台灣地區地震頻繁,民國88年921地震後已大幅修正建築物耐震等設計規定,但86年以前所興建的建築物耐震設計標準較低,有耐震能力不足的疑慮。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全台屋齡30年以上有410萬戶,如未加速重建,10......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目前台灣計有863萬戶住宅,其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計有410萬戶,約占總數一半,這些台灣早期發展地區的建築物多已逐漸老化,防災、抗震等能力皆不足,為保障人民的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質,加速都市更......
近年來,隨著工商產業的發展,我國「都市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大量的就業機會與青年人口皆往都會區集中;據內政部統計,歷年遷徙人口均以六都(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較多;在105年,六......
為尊重、保護及實現《世界人權宣言》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所揭示之人類各項基本權利,聯合國大會於1979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The Convention ......
因應全球環境及氣候變遷的挑戰,並解決我國過去土地發展亂象,《國土計畫法》已於105年5月1日施行。依規定,該法施行後2年內,應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施行4年及6年內,直轄市、縣(市)政府應分別公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