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開放政府」係由國際組織開放政府夥伴關係聯盟(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OGP)所倡議,以透明、課責及參與為核心精神,強調政府與公民社會間的合作共創,亦即讓民眾清楚知道發生什麼......
隨著網路科技發展,性別暴力類型更加多元化,不再侷限於言語和身體的侵害。為有效遏制此類暴力的發生,我國除陸續透過制定或修正相關法條,以完善法制面外,為建立一個全面的國家級防治策略,行政院再提出「性別暴力防治國......
一、 前言 近十年來,少年犯罪人口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詐欺更躍升為15-18歲少年犯罪的大宗。為因應兒少偏差行為及犯罪態樣改變,預防兒童及少年受同儕、經濟、家庭影響,導致犯罪誘惑而觸法,行政院核定更新「預防兒......
推動「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世界各國在結束威權統治,過渡到民主、和平時期過程中,對過往國家大規模侵害人權之不正義的承認與平復,目的是為了確立及深化自由民主憲政秩序,避免國家......
近年資通訊發展飛快,人工智慧、虛擬資產蓬勃發展,詐騙集團不當利用科技工具,致使詐欺犯罪惡潮席捲世界各國,我國亦遭受侵襲。有鑒於此,政府自111年6月起實施「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12年進升至1.5......
為降低氣候變遷及地球暖化造成之衝擊,全球已有超過150國宣示或規劃在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亦於112年2月15日公布施行,納入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其中針對建築部門,政府已......
為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實現居住正義並健全住宅市場,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以8年(106至113年)興辦20萬戶社會住宅為目標,並於106年1月公布修正《住宅法》,為推動社會住宅機制建立法制基礎。 ......
政府為將經濟成長與全民共享,除連年增加基本工資、為育兒家庭增加津貼、推出大規模減稅外,自111年7月起推動「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放寬申請資格,並擴大戶數,從12萬戶大幅增加至50萬戶,照顧......
全球化人口頻繁遷徙的趨勢下,臺灣新住民和各國來臺工作、投資之專業人士也愈來愈多,不僅讓我們的人文資產更加多元豐富,也為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依內政部113年6月統計,我國婚姻移民(俗稱外籍配偶)將近60萬人,......
房價與民眾生活負擔密切相關,為遏止炒作或不合理價量猖獗,行政院於109年12月通過「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針對國內預售屋紅單炒作、個人藉公司、分割房屋避稅等課題,啟動多項措施,強化交易行為管理,並擴大社會住......
長期以來,政府整體住宅政策主要是從健全住宅租售市場、提供多元居住協助及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等施政方向,依國人不同需求與財務條件,協助民眾由購屋、租屋和修繕等多元方式取得適宜的住宅,並落實各項健全房市措施,抑制短......
近年來臺灣新型態網路電信詐騙猖獗,為懲凶罰惡及有效防杜詐騙事件,行政院分別於111年7月訂頒「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12年5月通過「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 1.5 版」,並陸續增修「打詐五法」......
112年因應國際通膨及升息壓力、烏俄戰爭膠著、中國經濟放緩、美中科技爭端再起、氣候變遷影響與日俱增及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疲弱等多重下行風險挑戰,政府除透過擴張財政支出,包括總預算歲出擴增20.8%、公共建設預算......
一、 前言 臺灣社會由多元族群組成,因此造就出多元且豐富的文化態樣,而客家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政府重視客家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過去幾年來,不斷從法制、預算及政策等各方面努力推動,如106年「講客廣播電臺......
受全球暖化影響,各地極端天氣發生頻率持續增加,大雨、大旱的危機越來越明顯。為因應氣候變遷衝擊,我國除於112年2月15日公布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外,亦早自102年起即分階段推動「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
為振興經濟、帶動整體經濟動能,並因應國內外新產業、新技術及新生活趨勢,政府自106年起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下稱前瞻計畫),包含促進環境永續的「綠能建設」、營造智慧國土的「數位建設」、因應氣候變遷的......
《礦業法》於民國19年5月26日制定公布,至105年止歷經16次修正,而為落實保障原住民族權益,以及回應社會大眾日趨重視之國土資源保育、永續發展、資訊公開及民眾參與等議題,同時因應國內外整體經濟、環境變遷、......
「道安」攸關每位國人行的安全,為給行人安全的用路環境,政府自106年起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等計畫,至111年止,共完成357公里人行道的建置、改善1,331處路口、排除1,571處障礙物、騎樓整平295公里。惟......
一、 前言 為提升公共環境品質、改善民眾生活條件,並助提升國家整體形象,「城鄉建設」除由中央主導的大型計畫外,也支持全國各縣市提出符合地方的建設主題,於106-114年推動16項建設計畫,涵蓋交通、社福、產業......
近年來我國面臨國際人才競逐及國內人才流失等挑戰,為填補產業所需人才及技術缺口,《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下稱外國人才專法)於107年2月施行,並於110年10月修正,進一步鬆綁對外國專業人才之工作、居留......
臺灣是海島國家,海洋是我國最大的資產、最天然的安全屏障,但也因臺灣本島四面環海,海岸線綿長且複雜,往往成為私梟利用船舶載運槍毒非法物品或人蛇從事不法偷渡之管道,存在犯罪與防疫的風險與問題,且中國因沿海漁業資......
一、 前言 早期的臺灣屢創經濟奇蹟,惟環境與景觀未同步提升,特別是鄉鎮市因歷經幾波產業結構轉型,及都市化發展趨勢下,城鎮競爭力逐漸降低,原有核心發展區的設施明顯老舊,核心市鎮服務機能也日趨下降,連帶影響生活圈......
一、 前言 台灣隨著時代變遷,家庭規模愈來愈小,加上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問題嚴峻,使得家庭支持功能日漸式微。影響所及,近年社會上時而發生隨機殺人事件、家庭關係疏離與功能失調、兒童及少年虐待、藥酒毒癮、暴力等事件,......
台灣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每年平均遭受3至4次颱風侵襲,另存有潛在的災害性地震威脅,再加上近年都市範圍不斷擴大、經濟高度成長及社會快速變遷等因素,災害類型變得多樣化及複雜化,一旦發生極易造......
台灣地區地震頻繁,民國88年921地震後已大幅修正建築物耐震等設計規定,但86年以前所興建的建築物耐震設計標準較低,有耐震能力不足的疑慮。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全台屋齡30年以上有410萬戶,如未加速重建,10......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目前台灣計有863萬戶住宅,其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計有410萬戶,約占總數一半,這些台灣早期發展地區的建築物多已逐漸老化,防災、抗震等能力皆不足,為保障人民的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質,加速都市更......
近年來,隨著工商產業的發展,我國「都市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大量的就業機會與青年人口皆往都會區集中;據內政部統計,歷年遷徙人口均以六都(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較多;在105年,六......
為尊重、保護及實現《世界人權宣言》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所揭示之人類各項基本權利,聯合國大會於1979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The Convention ......
因應全球環境及氣候變遷的挑戰,並解決我國過去土地發展亂象,《國土計畫法》已於105年5月1日施行。依規定,該法施行後2年內,應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施行4年及6年內,直轄市、縣(市)政府應分別公告實施「......
一、 前言 105年、107年發生於台南及花蓮地區的強震,除造成多棟建築物傾斜或倒塌,同時亦導致人命的傷亡,因而再次喚起國人對建築物安全的重視,特別是國內老舊建築物的數量和比率正逐年不斷升高,建物耐震狀況亟待......
為解決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政府自去(105)年520以來積極啟動多項建設與改革的工程,目前各項改革已陸續到位,「5+2」產業創新計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等重大施政亦穩健起步,為持續深化改革,並讓建設台灣之藍圖......
《產業創新條例》(簡稱《產創條例》)於99年5月公布施行,迄今已逾7年,對促進產業創新,改善產業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已有一定成效,但近年全球創新創業產業產生鉅變,各主要國家推動產業創新的力道逐步強化,政府為......
照顧勞工是政府政策中很重要的工作之一,為落實勞工「週休二日」及改善勞動條件,《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於105年12月6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惟新制實施近一年來,各界仍有希望能增加工作彈性之建議,政府既有決......
「拚經濟」已列為政府最優先的工作,為展現政府拚經濟的決心,行政院自106年9月27日起定期召開數場「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由賴清德院長親自主持督導,以逐項解決影響產業發展所面臨的關鍵問題。經各機關盤點各項......
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造成極端降雨、乾旱、強颱及暴雨發生頻率與規模呈現逐漸增加趨勢,加上全球地震活動頻仍,亦大幅提升災害脆弱度。台灣自去(105)年下半年歷經尼伯特、莫蘭蒂及梅姬等颱風及今年0602豪雨嚴峻考......
一、背景 世居台灣之原住民族在日治時期依漢化程度被區分為「生蕃(高砂)」及「熟蕃(平埔)」,其中「生蕃(高砂)」後裔即為今日法律承認之原住民族,目前人口約55萬餘人,占台灣總人口2%,政府依各族意願認定為16......
人口販運,尤其是以婦女及兒童為主的販運,已被國際社會公認為違反人權之犯罪。聯合國於2000年通過《預防、壓制及懲治販運人口議定書》,2003年正式生效;美國國務院2004年起根據各國打擊人口販運之成效,進行......
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因地理環境特殊、幅員遼闊且交通不便,以致醫療照護資源的取得受到限制。為落實健康平權,政府積極以「醫療在地化」、「照護社區化」及「救護即時化」為政策目標,追求醫療衛生資源可近性及資源平等,並......
我國於民國85年通過亞洲第一部洗錢防制專法,86年加入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成為創始會員國之一,90年接受APG第一輪相互評鑑因有專法成效良好,96年第二輪評鑑被列為一般追蹤名單,因相關法制未與時俱進......
台灣位處地震帶,地質不穩,特別是921強震後許多地質敏感區域的國土更形脆弱,加上氣候變遷加劇,近年來非旱即澇。又台灣雖四面環海,但長久以來一直欠缺永續海洋的思維,另農業生產用地在經濟發展需求下,也面臨釋出壓......
為協助弱勢者能居住於合宜之住宅,政府規劃推動在8年內興辦20萬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並於105年12月23日立法修正通過《住宅法》,具體協助地方政府解決社會住宅土地取得、經費來源及人力組織等問題。此外,為提......
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氣候異常情況在台灣已明顯出現且不斷地發生。例如,每年約有3至4個颱風於7至9月襲台,93年侵台的颱風竟高達10個,94年12月時甚至還有一個強烈颱風來襲;98年8月8日中度颱風莫拉克侵台......
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及暖化問題持續受世界各國關注,節能工作已蔚為國際風潮,同時也是先進國家推動綠色經濟的重要政策。台灣因天然資源匱乏,電力系統屬獨立電網且電源開發不易,能源安全較其他國家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故政......
多年來,政府在反毒工作的投入不遺餘力,但毒品氾濫問題始終未能獲得有效控制。面對當前毒品現況與困境,行政院於106年5月11日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預計未來四年(106-109)投入100億經費,透過阻絕毒......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的資料顯示,全國都市計畫地區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12%,但80%以上人口居住於此,顯見我國都市計畫地區人口密度極高。又依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國30年以上建築約有8萬......
言論自由為民主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權利,是民主的基礎,具有實現人格、追求真理和促進民主決策品質的積極功能。我國早期在實施戒嚴期間,言論自由受到相當的箝制,走過威權到民主,台灣在言論自由的表現,早已突破過去的......
現代社會基於自由、平等、民主與人權,性別平等已是普世價值。多年來,臺灣社會在法令政策推動及多元對話後,性別平權普遍受到重視,臺灣女性已能在各行各業中綻放光彩,從女性教育權、工作權、成就表現、社會福利保障,乃......
為順應國家發展階段的需要,促進資源有效利用,維持國家永續繁榮發展,政府自民國42年迄105年,共推動了16期的國家發展中期計畫,以揭示國家發展藍圖。第17期的「國家發展計畫—106至109年四年計畫暨106......
吸食毒品不僅影響個人健康,威脅性命,毒品問題往往易衍生出暴力、竊盜、槍枝犯罪等治安問題,對家庭與社會都是沉重的負擔。近年來毒品侵入校園日趨嚴重,吸毒人口逐漸年輕化,已危害到年輕世代。鑒此,政府自105年5月......